中午吃饭的时候,与几个同事坐在一张桌子前,大家闲聊。
一个同事说,现在的许多理论完全是错误的,对人有很大的误导,他举了一个例子:21天习惯养成理论。整个同事说,他坚持写教师随笔几年,完成教师随笔作品几百篇,依然形不成习惯,依然需要毅力来支撑着写下去。
其实,我也有整个感觉。我坚持更新博客,也是坚持了几年,大约从2015年开始的,从最初的五百字开始,到现在能每天写以前多字,仍然会因为惰性而拉下一些。如果从写教师随笔的内化程度来说,我还是比较高的。我总结的规律是,每当因为惰性而懒得去写教师随笔的时候,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,很容易忽略教师随笔的写作。
所以说,当我们谈论习惯的时候,不要过分的相信一些理论,这有点,我与同事的想法是相同的。
但是,21天习惯养成理论也是有益处的。
正是人们相信了整个理论,大家会认真的去做,而总会有人因为动手做了,而喜欢上某件事,也就是从中找到乐趣了。而如果没有人认真的去做某件事,是不会对这件事产生兴趣的。写教师随笔也是如此。虽然有时候学校会号召老师们写写教育叙事或者随笔,老师们按照要求去做了,即使大部分老师不喜欢写,可总有老师会喜欢上写教师随笔的,比如我的同事在微信公众号里发布了几百篇教育随笔。
所以,一件事,需要动手去做了,然后才能知道自己到底是不是喜欢它,教育也是如此。2019.9.16
评论列表(2条)
谨防落入知识分子的理论陷阱,只有实践了才知道这个理论正不正确。
@三棵树人:那些只靠嘴、字面理解世界的人,不算是知识分子。